一、概述
常熟市评弹团成立于1956年10月1日,其成员主要来自上海市评弹实验第五组,建团之初阵容强大,拥有魏含英、朱耀祥、赵稼秋、顾竹君、徐琴芳、侯莉君、薛惠萍、钟月樵、徐翰舫、刘美仙、谢毓菁、徐琴韵、薛小飞、邵小华、施美琴、周佩华等弹词艺人和唐骏骐、赵汉祥等评话艺人。首任团长魏含英,侯莉君、唐骏骐、薛惠萍、钟月樵为团委会委员。不久后,吸收高莉蓉、钱正祥、沈秀琴、曹慧珍、徐逸春等人为随团学员,又有陈绿波、周勤华、李燕燕、姚一华等进团。
1956年下半年,另有近百名艺人在常熟市和常熟县进行曲艺艺人登记,其中大部分陆续进入常熟市评弹团。张钟山、秦纪武、毛剑鹏、周璧君、朱丽安、金韵亭、徐佩珍、李一帆、祝一芳、张雪麟、严小屏、张雪萍、周剑霖、袁锦雯、华佩瑛、徐幽静、蒋君豪、金玉人、言钧如、言慧珠等艺人在常熟市登记,成立常熟评弹行政组(后改称红星评弹队),组长蒋君豪,副组长秦纪武、周剑霖。在常熟县登记的艺人多达七八十位,如俞则人、薛西亚、张慧麟、向正明、葛文倩、蔡蕙华、张翼良、张佩君、吴鉴清、王小香、唐小云、陆士鸣、石剑荫、秦笑侬、金小娟、汪小芬、许素珍、饶宜尘、陈文卿等,他们均为常熟县评弹协会会员,会长李筱珊。
1958年4月,常熟市撤市和常熟县合并,常熟市评弹团改称常熟县人民评弹团。同年,红星队的蒋君豪、金玉人、秦纪武、言钧如、言慧珠、朱丽安、徐幽静、周璧君和县评弹协会的葛文倩、蔡蕙华相继调入常熟团。
1959年9月,常熟团大部分演员上调到苏州专区,建立苏州专区评弹团,徐琴芳、侯莉君旋又调往江苏省曲艺团。上调后,常熟团仅留薛惠萍、高莉蓉、钟月樵、蔡蕙华、顾竹君、周勤华、蒋君豪、张雪萍四档演员,薛惠萍任团长,钟月樵、蒋君豪任副团长。为了增强实力,把红星队的张雪麟、严小屏、周剑霖、袁锦雯、李一帆、祝一芳三档调入,不久又吸收平雄飞、徐翰舫入团。同时,县评弹协会艺人全部并入红星队,张钟山任队长。
1960年5月,红星队撤销,大部分艺人并入常熟县人民评弹团。1961年,吴鉴清、王小香、惠雪芬、邹芝苹、饶宜尘、唐小云、夏萍等调浙江省德清县评弹队。1962年,张雪麟、张钟山、许素珍、张慧麟等艺人相继退团,张雪麟先入金山县曲艺团,旋又加入德清县评弹团,张钟山、许素珍、张慧麟等加入虞山评弹队。
1969年12月,大部分艺人下放农村或转业到工厂,评弹团仅剩下蒋君豪、李一帆、徐品莲、高莉蓉四人。七十年代中后期,艺人陆续归队。1979年4月,未能归队的张慧麟、冯月珍、俞则人、薛西亚、周蝶影、袁锦雯、金小娟、毛佩华等建立常熟县评弹二队,张慧麟任队长。1983年常熟撤县建市,常熟县评弹团和评弹二团合并,改称常熟市评弹团,蒋君豪任团长,张慧麟任副团长。
2005年10月,在常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总投资600万元,建筑面积近2000平方米,地处古城区黄金地段的常熟评弹艺术馆建成开放。艺术馆融合江南古典园林建筑风格,集演出、展览等功能于一体,底楼附设虞山书场每天上演长篇评弹,可容纳200多位听众,二楼设有全方位展示常熟评弹艺术历史渊源和发展历程的展示区,对公众免费开放。常熟市评弹团和常熟评弹艺术馆联合办公,地址为:常熟市方塔商园二区8号楼(邮编215500)。
常熟市评弹团现任团长陆建华,党支部书记刘雪平,副团长陈伟春。目前拥有陆建华、陈伟春、华一芳、金慧新、冯伟英、顾力群、邵柳青、钱燕、李佳娥、黄霞勤、毛亮、陶君、陈梦婷等专业演员,2014年和2015年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毕业生中招收金怡晨、薛桃、徐楚娇、徐楚凡、沈喆、王婵钦、顾振宇、赵翊辰八位青年演员,均已拜师学习长篇书目。
退休的评弹艺人有高莉蓉、周剑霖、袁锦雯、李一帆、祝一芳、张慧麟、冯月珍、徐品莲、金小娟、毛佩华、沈伟英、吴振扬、曹月伯、严绮萍、徐佩凤、张雪珍、陈碧红、陈燕燕等。
二、荣誉
建团之初,常熟市评弹团阵容强大,实力雄厚,在坚持长篇演出的同时,创作和改编演出三十多部中篇评弹,在评弹界引起轰动,与上海团、苏州团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1963年,常熟县人民评弹团应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之邀,带着《梅塘姑娘》、《探女》等书目晋京参加“新曲艺观摩演出和公演”,受到中宣部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周杨的接见和肯定,著名作家赵树理、阿英专门为常熟团主持召集了创作座谈会。在京期间,常熟团还参加了文化部举办的“南北曲艺交流演出”,与北方曲艺名家小彩舞(骆玉笙)、马三立、高元钧、李润杰等同台演出。
2005年应中国艺术研究院和中国说唱文艺学会的邀请,常熟市评弹团再次晋京演出,在北京大学、北京中山音乐堂举办学术交流展演,隆重纪念陈云同志诞辰一百周年。
2004年至今,常熟市评弹团三次荣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在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和江苏省曲艺节等赛事中也连续荣获许多大奖,被曲艺界同行称为“常熟现象”。2014年11月23日,江苏省曲艺家协会专门到常熟调研并举行座谈会,探讨“常熟现象”的成因和特质,寻找可复制推广的经验,以推动全省的曲艺创作演出。
常熟市评弹团历年荣誉一览表
时间 |
书目 |
颁奖者 |
荣誉名称 |
获奖者 |
1957年10月 |
|
江苏省评弹会演 |
优秀演出奖 |
魏含英、侯莉君、唐骏骐、谢毓菁、薛惠萍、钟月樵 |
1957年10月 |
|
江苏省评弹会演 |
演出奖 |
蒋君豪等 |
1978年4月 |
中篇弹词《琴川霹雷》 |
江苏省苏州评弹创作节目观摩演出大会 |
演出奖 |
蒋君豪、孙向红、李一帆、毛剑鹏、张雪萍、周剑霖、张翼良、蔡蕙华 |
1985年7月 |
长篇弹词《娃女传》 |
江苏省曲艺工作会议 |
改编创作奖 |
向正明 |
1992年12月 |
弹词《状元府·婆媳相会》 |
苏州市新剧(书)目调演 |
创作奖 |
周剑霖 |
1994年 |
折子《告御状》 |
江苏省 首届曲艺节 |
优秀表演奖 |
陆建华 |
1994年 |
折子《告御状》 |
江苏省 首届曲艺节 |
节目奖 |
|
1996年1月 |
《特殊任务》 |
苏州市评弹 新书目会演 |
创作奖、表演奖 |
陈翱良 |
1996年1月 |
《李旦兴唐》 |
苏州市评弹 新书目会演 |
繁荣创作奖 |
向正明、沈伟英 |
1996年1月 |
《李旦兴唐》 |
苏州市评弹 新书目会演 |
优秀表演奖 |
沈伟英 |
1996年10月 |
《珍珠衫•探监》 |
江浙沪青年 评弹会书 |
|
濮建东、徐海燕 |
1996年10月 |
《玉连环•堂楼逼婚》 |
江浙沪青年 评弹会书 |
|
金慧新、冯伟英 |
1997年9月 |
《毛龙出京•捉刁喊冤》 |
江苏省 第二届曲艺节 |
节目奖 |
|
1997年9月 |
《毛龙出京•捉刁喊冤》 |
江苏省 第二届曲艺节 |
表演奖 |
濮建东 |
1997年9月 |
《龙凤壁•父女相会》 |
江苏省 第二届曲艺节 |
创作奖 |
王玉立、庞婷婷 |
1997年9月 |
《龙凤壁•父女相会》 |
江苏省 第二届曲艺节 |
优秀表演奖 |
王玉立、庞婷婷 |
1997年12月 |
|
苏州市评弹青年演员传统书目评比 |
表演一等奖 |
濮建东、陈伟春 |
1997年12月 |
|
苏州市评弹青年演员传统书目评比 |
表演三等奖 |
徐海燕 |
1999年1月 |
《山歌王奇情》 |
苏州市第八届 新剧书目调演 |
表演一等奖 |
陆建华 |
1999年1月 |
《山歌王奇情》 |
苏州市第八届 新剧书目调演 |
表演二等奖 |
华一芳 |
1999年1月 |
《山歌王奇情》 |
苏州市第八届 新剧书目调演 |
表演二等奖 |
孙向红 |
1999年11月 |
《山歌王奇情》 |
江苏省 第三届曲艺节 |
优秀表演奖 |
陆建华 |
1999年11月 |
《山歌王奇情》 |
江苏省 第三届曲艺节 |
节目银奖 |
|
1999年11月 |
《岳传·精忠报国》 |
江苏省 第三届曲艺节 |
表演奖 |
陈燕燕 |
1999年11月 |
《岳传·精忠报国》 |
江苏省 第三届曲艺节 |
节目奖 |
|
2000年9月 |
《山歌王奇情》 |
首届中国 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表演奖 |
陆建华 |
2000年9月 |
《山歌王奇情》 |
首届中国 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创作奖 |
金曾豪、陆建华、向正明 |
2000年9月 |
《山歌王奇情》 |
首届中国 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节目奖 |
|
2000年9月 |
《岳传•疯僧扫秦》 |
首届中国 苏州评弹艺术节 |
展演奖 |
陈燕燕 |
2001年11月 |
《三国•舌战群儒》 |
江浙沪苏州评弹青年演员传统 书目电视展演 |
表演奖 |
陈伟春 |
2001年11月 |
《玉连环•认婿》 |
江浙沪苏州评弹青年演员传统 书目电视展演 |
表演奖 |
金慧新、冯伟英 |
2001年11月 |
《岳传•小校场比武》 |
江浙沪苏州评弹青年演员传统 书目电视展演 |
优秀表演奖 |
陈燕燕 |
2002年12月 |
《杨乃武回乡》 |
江苏省 第四届曲艺节 |
优秀表演奖 |
陆建华、陈伟春、华一芳 |
2002年12月 |
《杨乃武回乡》 |
江苏省 第四届曲艺节 |
优秀节目奖 |
|
2002年12月 |
《杨乃武回乡》 |
江苏省 第四届曲艺节 |
创作奖 |
金曾豪、赵开生、陆建华 |
2002年12月 |
《杨乃武回乡》 |
江苏省 第四届曲艺节 |
表演奖 |
景菊平、金慧新、陈燕燕 |
2003年11月 |
《千里寻宝》 |
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表演奖 |
陆建华 |
2003年11月 |
《千里寻宝》 |
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创作奖 |
金曾豪、陆建华 |
2003年11月 |
《千里寻宝》 |
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节目奖 |
|
2003年11月 |
《岳传·一字动太行》 |
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表演奖 |
陈燕燕 |
2003年11月 |
《岳传·一字动太行》 |
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节目奖 |
|
2003年11月 |
《婆媳相会》 |
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表演奖 |
华一芳 |
2003年11月 |
《杨乃武回乡·乌篷船》 |
第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节目奖 |
|
2004年9月 |
《千里寻宝》 |
第三届中国曲艺牡丹奖 |
牡丹文学奖 |
金曾豪、陆建华 |
2006年7月 |
《田阿桐》 |
第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节目金奖 创作金奖 表演金奖 |
金曾豪、陆建华 |
2006年7月 |
《一封绝交信》 |
|
创作铜奖 |
陆建华、向正明 |
2006年7月 |
《三国·独挡长坂桥》 |
|
表演银奖 |
陈伟春 |
2006年7月 |
《假婿乘龙·相府求情》 |
|
表演铜奖 |
华一芳 |
2006年7月 |
《一封绝交信》 |
|
表演铜奖 |
景菊平 |
2006年7月 |
《父亲》 |
|
表演铜奖 |
金慧新 |
2006年7月 |
《父亲》 |
|
表演铜奖 |
王智雄 |
2006年11月 |
系列评话《铁琴铜剑楼》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优秀节目奖 |
|
2006年11月 |
系列评话《铁琴铜剑楼》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优秀创作奖 |
金曾豪、陆建华 陈伟春、周平 |
2006年11月 |
系列评话《铁琴铜剑楼》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优秀表演奖 |
陈伟春 |
2006年11月 |
系列评话《铁琴铜剑楼》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表演奖 |
周平 |
2006年11月 |
《嘉兴奇案·书房对质》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表演奖 |
李佳娥 |
2006年11月 |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夜访》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表演奖 |
王智雄 |
2006年11月 |
《真情》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表演奖 |
冯伟英 |
2006年11月 |
《张学良与赵四小姐·夜访》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创作奖 |
陈碧红、王智雄 |
2006年11月 |
《真情》 |
第五届 江苏省曲艺节 |
节目奖 |
金慧新、冯伟英 |
2006年2月 |
|
市政府 |
市长特别奖 |
陆建华 |
2006年3月 |
|
市委、市政府 |
文明单位 |
|
2006年9月 |
|
苏州市人事局 苏州市文联 |
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
陆建华 |
2008年4月 |
《田阿桐》 |
第二届江苏省曲艺芦花奖 |
表演奖 |
陆建华 |
2008年4月 |
《铁琴铜剑楼·书魂》 |
第二届江苏省曲艺芦花奖 |
新人奖 |
陈伟春 |
2008年6月 |
《张飞独挡长坂桥》 |
评弹金榜评话优秀演员奖 |
江浙沪评弹领导小组 |
陈伟春 |
2008年9月 |
《田阿桐》 |
第五届中国曲艺牡丹奖 |
表演奖 |
陆建华 |
2009年5月 |
《相约星期二》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优秀创作奖 |
金曾豪、陆建华 |
2009年5月 |
《相约星期二》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优秀节目奖 |
|
2009年5月 |
《相约星期二》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优秀表演奖 |
华益芳 |
2009年5月 |
《三国·赵子龙枪挑高览》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优秀表演奖 |
陈伟春 |
2009年5月 |
《三国·赵子龙枪挑高览》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节目奖 |
|
2009年5月 |
《血溅樱花镯》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节目奖 |
|
2009年5月 |
《血溅樱花镯》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创作奖 |
陈碧红、王智雄 |
2009年5月 |
《血溅樱花镯》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表演奖 |
王智雄 |
2009年5月 |
《金斗换薛蛟》 |
第六届江苏省曲艺 |
表演奖 |
陈燕燕 |
2009年6月 |
《相约星期二》 |
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节目奖 |
金曾豪、陆建华 |
2009年6月 |
《铁琴铜剑楼》 |
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节目奖 |
金曾豪、陆建华、陈伟春 |
2009年6月 |
《真情》 |
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节目奖 |
金慧新、冯伟英 |
2009年9月 |
《相约星期二》 |
第三届江苏曲艺芦花奖 |
文学奖 |
陆建华 |
2009年9月 |
《相约星期二》 |
第三届江苏曲艺芦花奖 |
演员奖 |
华益芳 |
2011年9月 |
《铁琴铜剑楼·琴心》 |
第四届江苏曲艺芦花奖 |
表演奖 |
陈燕燕 |
2012年6月 |
《雷雨·戏凤》 |
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 |
表演奖 |
华益芳 |
2012年6月 |
《育种人》 |
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 |
节目奖 |
|
2012年6月 |
《招牌菜》 |
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 |
优秀表演奖 |
陆建华 |
2012年6月 |
《招牌菜》 |
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 |
创作奖 |
金曾豪、陆建华 |
2012年6月 |
《招牌菜》 |
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 |
节目奖 |
|
2012年6月 |
《火烧富春山居图》 |
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 |
优秀表演奖 |
陈伟春 |
2012年6月 |
《火烧富春山居图》 |
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 |
优秀创作奖 |
霍进芳、陈伟春 |
2012年6月 |
《火烧富春山居图》 |
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 |
优秀节目奖 |
|
2012年6月 |
《招牌菜》 |
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表演奖 |
陆建华 |
2012年6月 |
《招牌菜》 |
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书目奖 |
|
2012年6月 |
《育种人》 |
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创作奖 |
陆建华、张国灿 |
2012年6月 |
《岳传·扫秦》 |
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表演奖 |
陈燕燕 |
2012年6月 |
《岳传·扫秦》 |
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书目奖 |
陈燕燕 |
2012年6月 |
《火烧富春山居图》 |
第五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 |
优秀书目奖 |
|
2013年5月 |
《火烧富春山居图》 |
首届江苏省 文华奖 |
展演奖 |
|
2013年11月 |
《育种人》 |
第五届江苏曲艺芦花奖 |
文学奖 |
陆建华、张国灿 |
2013年11月 |
《招牌菜》 |
第五届江苏曲艺芦花奖 |
表演奖 |
陆建华 |
2013年11月 |
《火烧富春山居图》 |
第五届江苏曲艺芦花奖 |
文学奖 |
霍进芳、陈伟春 |
2014年9月 |
《招牌菜》 |
第八届中国曲艺牡丹奖 |
创作奖 |
金曾豪、陆建华 |
2014年8月 |
《绣锦旗》 |
首届大运河流域地方曲艺学术邀请赛 |
金奖 |
陆建华、向阳 |
2014年7月 |
评弹微电影《千里寻宝》 |
“中国梦·我心中的梦”文艺作品征集活动 |
微电影类 三等奖 |
|
其他:
1958年8月,侯莉君出席全国曲艺工作会议并参加第一届全国曲艺会演。
1960年5月,蒋君豪出席江苏省教育和文卫、体育等方面先进代表会议。
1964年,朱寅全创作的短篇弹词《探女》单行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4年,中篇弹词《绿水湾》被选调参加华东评弹汇演。
1965年,朱寅全创作的中篇弹词《梅塘姑娘》单行本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
1965年,朱寅全创作的短篇弹词《小闹钟与气象台》在《新华日报》发表。
1976年,蒋君豪、蔡蕙华、孙向红演出的对白开篇《报到》赴北京参加全国曲艺调演。
1980年8月,陶玉霖、向正明创作,李一帆演出的短篇弹词《小铁箱》在苏州地区评弹创作会演中获奖。
三、演员
1.陆建华:一级演员,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传代表性传承人,江苏常熟人,生于评弹艺人之家,父亲为评话名家张翼良,母亲为弹词艺人华佩瑛。1974年考入常熟县评弹团,先后师从弹词名家薛惠萍、钟月樵和王文稼,传承《白蛇传》《沉香扇》《白罗山》等长篇,艺术上还得到伯父张国良、张如君和舅父华士亭的指点。说表博采众长,擅唱蒋调、张调等多种流派,说、噱、弹、唱独具风格,先后与华琦、沈伟英、华一芳、盛小云等合作弹唱《沉香扇》《柳金蝉》《娃女传》《白罗山》,并继承演出父亲张翼良改编的长篇评话《山东大侠》。1998年开始从事评弹创作,先后创作《山歌王奇情》《田阿桐》《千里寻宝》《相约星期二》《招牌菜》《一封绝交信》《育种人》《绣锦旗》等短篇弹词和中篇评弹《杨乃武回乡》、系列评话《铁琴铜剑楼》,连续五次在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上荣获优秀创作奖、优秀节目奖和优秀表演奖,2004年以来三次摘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1988年被破格评定为三级演员,1995年晋升二级演员,2003年被评定为国家一级演员。1986年起担任副团长,2002年开始任团长。2000年至2006年连续被常熟市委市政府授予第四批、第五批、第六批“常熟市优秀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2005年度又获常熟市“市长特别奖”,2006年被苏州市文联和苏州市人事局授予“苏州市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4年被评为第四批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姑苏宣传文化领军人才。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说唱文艺学会理事、苏州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常熟市文联副主席、常熟市曲艺家协会主席、常熟市文化广播新闻出版局剧目工作室副主任、常熟市评弹团团长、苏州市政协委员、常熟市政协常委。
2.华一芳:二级演员,江苏江阴人,1988年常熟艺校评弹班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濮建东拼档,师从李一帆、祝一芳学说《琵琶记》,后拜程振秋、施雅君为师学说《珍珠衫》,还与姜韵庭、陆建华、庞志英、唐小玲、王建中、徐扬剑、惠中秋等合作,弹唱《枪毙阎瑞生》《沉香扇》《元宰入阁》《柳玉娘》《厦门大案》《武则天》《真假国舅》《杨月楼》《川岛芳子》等长篇,2012年向张慧麟、冯月珍补学《二度梅》。台风端庄,说表清晰,擅唱各种弹词流派。曾获第二、第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表演奖,首届江南曲艺大赛金奖,第四、第六届江苏省曲艺节优秀表演奖,第三届江苏曲艺芦花奖演员奖。
3.陈伟春:二级演员,江苏苏州人,1992年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师从张翼良学说《三国》,曾用艺名陈翱良,2009年11月拜张国良为师。说表工整,条理清晰,是“张派《三国》”的优秀传承人。2014年荣获“2012—2013年度常熟市优秀专业技术工作者”称号。曾获第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表演银奖,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优秀表演奖,第五、第七届江苏省曲艺节优秀创作奖,第二届江苏曲艺芦花奖新人奖,第五届江苏曲艺芦花奖文学奖,首届江浙沪评弹金榜评话优秀演员奖。现为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常熟市评弹团副团长、常熟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
4.金慧新:二级演员,江苏苏州人,1988年常熟艺校评弹班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2011年2月拜秦建国为师,曾向姜韵庭补《玉连环》,向张慧声补《狄龙案》,和冯伟英拼夫妻档长期合作。曾获第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表演铜奖,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节目奖,第四届江苏省曲艺节表演奖,第五届江苏省曲艺节表演奖、节目奖,江浙沪苏州评弹青年演员传统书目电视展演表演奖。
5.冯伟英:二级演员,江苏苏州人,1988年常熟艺校评弹班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和金慧新拼夫妻档,长期合作弹唱《玉连环》《狄龙案》《孝宗皇帝》等书目。曾获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节目奖,第五届江苏省曲艺节节目奖,江浙沪苏州评弹青年演员传统书目电视展演表演奖。
6.顾力群:江苏常熟人,1999年常熟艺校评弹班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先与张萍拼档,从高莉蓉学《白蛇》,后与邵柳青合作弹唱《柳金蝉》,师从王文耀学《双凤引》,近年改说评话《山东大侠》《潘汉年》。
7.邵柳青:江苏常熟人,1999年常熟艺校评弹班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陆晓丹拼档,师从陆建华学说《柳金蝉》,又从王文耀学说《双凤引》,后与顾力群合作,近年与吴加伟拼档,弹唱《三斩包公》。
8.钱燕:三级演员,江苏苏州人,2001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黄霞勤拼档,2002年师从王建中学说《武则天》,2012年11月拜邢晏芝为师,艺名钱晏。近年与李佳娥合作,弹唱《武则天》《贩马记》。
9.李佳娥:三级演员,江苏启东人,2003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卢峰拼档,师从陆嘉乐、方晏磊学说《嘉兴奇案》,近年与钱燕合作,弹唱《武则天》《贩马记》。曾获第五届江苏省曲艺节表演奖。
10.黄霞勤:三级演员,江苏苏州人,2001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钱燕拼档,2002年师从王建中学说《武则天》,后与常州团徐燕清拼夫妻档,弹唱《龙凤璧》。
11.毛亮:江苏苏州人,2003年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陈梦婷拼档,师从周希明学说《三更天》,后与苏州团孙一拼夫妻档,弹唱《智斩安德海》《三更天》等书目,2012年2月拜赵慧兰为师研习“王月香调”。
12.陶君:江苏苏州人,2003年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师从华士亭学艺,现单档弹唱《武则天》。
13.陈梦婷:江苏苏州人,2003年苏州评弹学校毕业,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毛亮拼档,师从周希明学说《三更天》。
14.金怡晨:江苏苏州人,2014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薛桃拼档,师从陆建华传承长篇弹词《白罗山》、短篇弹词《山歌王奇情》《千里寻宝》等书目。荣获2014年首届“青春起跑线——青年评弹演员PK大奖赛”银奖,入围2015年首届“光裕之星”青年评弹大奖赛决赛。
15.薛桃:江苏苏州人,2014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金怡晨拼档,师从陆建华,传承长篇弹词《白罗山》、短篇弹词《山歌王奇情》《千里寻宝》等书目。
16.徐楚娇:江苏常熟人,2014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徐楚凡拼档,师从高博文,传承长篇弹词《珍珠塔》。
17.徐楚凡:江苏常熟人,2014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徐楚娇拼档,师从高博文,传承长篇弹词《珍珠塔》。
18.沈喆:江苏苏州人,2015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王婵钦拼档,师从袁小良、王瑾,学说《梅花梦》。
19.王婵钦:江苏无锡人,2015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沈喆拼档,师从袁小良、王瑾,学说《梅花梦》。
20.顾振宇:江苏苏州人,2015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赵翊辰拼档,师从钱国华、陈琰,学说《神弹子》。
21.赵翊辰:江苏苏州人,2015年毕业于苏州评弹学校传承班,同年进常熟市评弹团,与顾振宇拼档,师从钱国华、陈琰,学说《神弹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