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弹资料返回

苏州市评弹团

发布时间:2015-06-19 23:00作者:来源:

  历史:
  苏州市评弹团原址在苏州宫巷第一天门"光裕公所"旧址("光裕公所"历史详见本网《评弹史话》拦日),苏州市评弹团她的前身"新评弹实验工作团"成立于1951年,1956年改名为"苏州市人民评弹团",创始人为潘伯英、曹汉昌。1960年苏州地区评弹团并入,改名为"苏州市人民评弹一团"。文革期间改为"苏州文艺革委会评弹三连"。1971年恢复改称"苏州市评弹团"(团址在庆元坊1号现国画院),1982年迁回宫巷第一天门。最近原光裕公所扩建移迁,团部暂移石路附近办公。新团址(包括扩建的"光裕公所")是2000年市政府观前二期工程改造项目,总面积为2800多平方米。
  团机构:
  苏州市评弹团几十年来建立了完善的行政机构,设有党支部办公室、团长办公室、业务组、财会室、艺挡室。1978年接管石路"和平书场"(即现在的"梅竹书苑")。1989年开办了"光裕书厅"。现有在职人员44人,一级演员2名。为集体所有制,隶属市文化局领导,科级事业单位。
  演员阵容:
  苏州是苏州评弹的发源地,几十年来苏州团有一批有艺术代表性的评弹名家和著名演员。以说噱弹唱为主的评弹表演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五十年代)周玉泉、徐云志、曹汉昌、杨振新、魏含英,(六十年代)邱肖鹏、王月香、薛小飞、王鹰、龚华声,(八十年代)金丽生、赵慧兰,(九十年代)盛小云、袁小良等老中青三代深受观众欢迎的名家、响挡。
  艺术繁荣:
  几十年来,苏州市评弹团努力于书目建设,整理创新,长篇为主。在整理《三笑》、《珍珠塔》、《岳传》、《东汉》、《刺马》、《白蛇》、《玉蜻蜓》、《杨乃武》等传统书目的同时,改编创作了秦香莲》、《孟丽君》、《梅花梦》、《王十朋》、《梁祝》、《明珠案》、《芙蓉公主》、《秦宫月》、《清代三侠》等历史题材长篇。创作了九龙口》、《三个侍卫官》、《芙蓉锦鸡图》等新长篇。以及近几年创作的《王府情仇》、《皇太极》等长篇评弹,这些书目受到了广大听众的欢迎。自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评弹团每年演出超过六千场,每年观众超过一百万人次。
  出访交流:
  苏州评弹走出国门,名杨海内外。八十年代曾多次出访香港、意大利、日本、法国。九十年代两次赴香港参加民俗艺术节活动、应邀赴加拿大、新加坡、法国、澳门演出。1998年1999、年两次赴台湾表演,评弹艺术轰动宝岛。
  艺术成就:
  长期以来,苏州市评弹团得到了陈云、叶剑英、丁关根等中央领导的关心和厚爱,中篇《七品书王》改拍成电视剧。出版名家名曲VCD、录音磁带、评弹卡拉OK、制作MTV评弹专辑等。1989年参加第二届中国艺术节,一曲《新木兰辞》获得首都观众好评。1990年参加首届中国曲艺节,1990年在参加北京亚运会艺术节演出活动时,胡乔木同志亲笔题词"苏州评弹 中国一绝"。还获得了文化部和亚运会组委会颁发的奖状和荣誉证书。创作的长篇弹词《九龙囗》获1995年全国曲艺征文一等奖,并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同时荣获省政府嘉奖。《九龙口》与弹词开篇《凯旋曲》在参加全国曲艺新曲目比赛中受到文化部和中国曲协的嘉奖。评弹节目《相女婿》,1993年参加中央电视台全国农民文艺晚会。弹词开篇《英雄谱》参加中宣部、中组部、广电部、中央电视台举办的"纪念建党76周年文艺晚会》。参加第一、二、三届江苏省曲艺节获奖项名列前茅。1998年应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联欢晚会,参加中国文联和中国曲协举办的"中国十大评书评话名家演出"第三届中国曲艺节"、"98中国曲艺精品荟萃展演"。1999年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苏州市优秀剧团。
  百年星转斗移,百年春华秋实。苏州评弹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后浪推动前浪,江河源远流长。展望未来,苏州评弹团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会写出更加绚丽多彩的新篇章。

苏州评弹团简介

  苏州市评弹团成立于一九五一年,团址座落在苏州市宫巷第一天门 8 号“光裕社”旧址。现有演职员 60 名,其中一级演员 5 名,二级演员 10 名。

  五十年的发展中,曾拥有周玉泉、徐云志、曹汉昌、杨振新、魏含英、李仲康、尤惠秋、邱肖鹏、谢毓菁、王月香、薛小飞、 薛 君亚、王鹰、龚华声、 张 君谋等表演艺术家以及金丽生、赵慧兰、袁小良、盛小云等至今仍活跃在书坛上的著名演员。产生了周(玉泉)调、徐(云志)调、尤(惠秋)调、李仲康调、王月香调、薛小飞调等流派唱腔。

  苏州评弹团注重书目建设,整旧创新。加工整理了《珍珠塔》、《玉蜻蜓》、《杨乃武》、《白蛇传》、《三笑》、《岳传》、《东汉》等传统书目,改编创作了《秦香连》、《梅花梦》、《王十朋》、《梁祝》、《 孟丽 君》、《明珠案》等新编历史长篇,又创作演出了《江南红》、《九龙口》、《三个侍卫官》等现代题材书目。

  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市评弹团致力于体制改革、机制创新,面向市场,坚持长篇演出为主,每年演出 7000 余场,演出场次为全国曲艺表演团体之首,并先后多次应邀赴意大利、法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美国以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演出,名扬海外。

  苏州市评弹团在全国以及省内外的各项重大艺术比赛活动中频频获奖。在第一、二、三、四届江苏省曲艺节比赛中获奖数均列前茅,在文化部主办的第一、二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上多人获优秀创作奖、优秀表演奖、优秀节目奖,《姑苏水巷》、《大脚皇后》、《四郎尽忠》等节目分别获文化部文化奖和中国曲艺牡丹表演奖。剧团连续被评为省、市文明单位和市优秀艺术团体,编辑出版名家名曲书目、 VCD ,开辟中国评弹网,并有团属光裕书厅、梅竹书苑两座一流的评弹演出场所。

  春华秋实五十年,人才辈出创新篇。展望未来,苏州市评弹团将会显现出更加绚丽多彩饿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