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闻评弹界的老领导老前辈,著名评弹理论家吴宗锡先生于2023年2月11日在上海因病逝世,令人无比悲伤沉痛,看到吴老的像片和给我的赠书,历历往事似在眼前。
吴宗锡是我们苏州人,早年参加中共地下党,建国后服从分配去文化艺术团体担任领导,从1951年就跨入了上海评弹团大门,从此跟评弹结下不懈之缘。他从一位党的干部,一位诗人,深入到评弹中,去了解演员,交朋友,钻研艺术,体验生活,熟悉作品,从外行到内行。在积极推动新中国评弹艺术的同时,从内行成了专家,成为上海评弹团的优秀管理者。他在领导、参与新中国评弹实践过程中,逐步创立了吴宗锡评弹观。后来,他又发展走上文化主管部门的领导岗位,最终成为中国曲艺家协会的领导。
在年轻时侯,我比较喜欢听上海评弹团的现代评弹节目,如《青春之歌》、《打票车》、《夺印》、《林海雪原》和《永不生锈们螺丝钉》、《青年朋友休烦恼》等。我也爱买些开篇书和《小舞台》等有关评弹书籍,记得当年要买一本《评弹艺术浅谈》,还买不到,特地联系了出版社邮购。我看到了有位作者署名左絃,还有一位夏史,到后来才知道这两位同是一人,他就是当年上海评弹团的团长吴宗锡先生。我是从听现代书开始入门的,发现上海团评弹团的节目艺术品位高,演员与书目都很优秀,而且时代性特别强,那时侯却不知道这一切都与一个人都关联,这就是新中国评弹的开拓者和建设者吴宗锡。
我和吴老真正的零距离接触己是1996年了。那时我在苏州电视台执导《苏州电视书场》栏目,为了拍好评弹名家的笫一部人物专题《蒋月泉姑苏寻踪》,得到了吴老热心支持,他亲自陪同蒋月泉老师来苏参加拍摄电视,令我感动万千。在拍摄录制工作过程中了解到蒋派艺术的发展,各流派之间的相互影响形成了上海评弹团的群体风格。也让我看到了吴老与蒋老师的亲密无间,可见他们的友谊促进推动了评弹艺术的发展。上海评弹团建团以来的整旧工作是在吴宗锡以其所代表的新文艺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它灌注于传统的评弹艺术中,去之陈腐与低俗,提练提升艺术性与思想性,审美品位更显高雅,有了显著发展提高。其中产生了如《庵堂认娘》、《玄都求雨》、《怒碰粮船》、《花厅评理》等一批整旧书目,成为脍灸人口百听不厌的评弹经典。中篇评弹是上海评弹团成立以后创造的新评弹样式,它以轻颖快捷精练的艺术品,为评弹受众津津乐道。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上海评弹团创作的中篇评弹如《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王孝和》《厅堂夺子》《芦苇青青》,一直流传至今,百听不厌。整旧与创新,融入时代脉胳,这是吴宗锡新评弹文艺观指导下的齐头并进,是吴宗锡评弹观的核心内涵。上海评弹团能成为评弹界的殿堂,也凝结着吴老的一番心血。
“苏州评弹收藏鉴赏学会”,这是一个以收藏评弹,欣赏评弹,提高欣赏水平,将评弹藏民于家的一个学会。1998年,我们邀请到江浙沪评弹工作领导小组三位领导,吴宗锡和周良、施振眉。他们分别是江浙沪评弹界领导,又是评弹界的理论专家。他们结合各自实践,分别给这些评弹爱好者上了一堂生动的评弹艺术理论学术课,让大家了解到新中国成立以来发展的新评弹。吴老举例论证了蒋月泉的蒋调形成在建国前,但真正的提升发展却在建国后,是成立了上海评弹团后,团组织去关心艺术家,启发、引导和帮助艺术家更深层次地发展,这才有了慢蒋调、快蒋调,紧弹慢唱、快弹散唱等各种丰富艺术手法,注重人物思想感情韵味醇厚的蒋调,为人物、为书情服务。蒋月泉能成为整个评弹界一位杰出艺术家,由此可见,这与组织、领导尊重人才,关心人材,培养人材是分不开的,吴老与他的团队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这让我们看到吴宗锡与演员之间的积极互动、精诚协作具有典范意义。在攀登艺术高峰的时侯,领导与演员的良性关系往往发挥着关键作用。这方能让广大受众看到了上海评弹团培养了一批在听众心目中永不落幕的蒋月泉、张鉴庭、杨振雄、朱慧珍、朱雪琴、徐丽仙等杰出的艺术家,这是抹勿掉的史实。
2006年,我策划录制电视专题《弹词经典赏析》,结合某个经典弹词唱段,分别邀请专家教授从文学文本与弹词音乐唱腔两个层面来剖析,深度展开,立体地展开弹词经典作品审美点在哪里。精选了(蒋调)《莺莺操琴》等五首代表性唱段,特别邀请了吴老就《莺莺操琴》演讲展开评弹之美,美在语言,美在声腔,美在文字,从这首开篇的文学角度剖析了文学之美,让广大的受众者重新认识了其审美价值。吴宗锡是新中国评弹中笫一个提出评弹美学概念和原理的评弹理论。
多年来,我潜意识地自觉地看书学习吴宗锡的艺术评论和其理论上的学术观点,结合自身听书、编导、撰稿等工作、与评弹演员接触交流,无影中都受到了吴宗锡艺术思想理论的指导,获取对评弹艺术的美学取向、美学价值的观点,获益匪浅。
2019年,《吴宗锡评弹文集》的出版,疑结着吴老对待评弹事业的忠诚,无限的执着与追求,也是对吴老一生的肯定。吴宗锡从一位革命的知识分子成为评弹艺术团体的领导干部,逐步转变成为知识学者型的文艺工作的管理者,不愧为新中国评弹的的引路人。在吴宗锡及其团队的努力拼搏下,在“出人出书走正路”指引下,上海评弹团建立起一支杰出的艺术家团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经典评弹珍品,重温珍品难忘老一代吴宗锡他们灌注的心血,在今天来看来有很大的现实意义。不妨说鉴定一位评弹团体的优秀管理干部,就在于培养了多少优秀演员、出了多少优秀书目,传承与创新达到了什么程度,让数字与事实来说明。评弹团体的优秀管理干部就是领头羊,评弹事业何去何从,评弹艺术复苏繁荣,亟需要有一大批像吴宗锡等老一辈的有知识有文化专家型的文艺工作的管理人才。
深切的缅怀,永恒的怀念,吴宗锡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苏州评弹艺术的史典上。
吴宗锡先生千古!
殷德泉
于2023年2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