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评弹新闻返回

评弹剧《医圣》首度公演

发布时间:2020-08-25 10:03作者:来源:
                                                                                              评弹剧《医圣》首度公演
        8月20日,“秋老虎”施威,却难挡广大观众去上海大剧院观赏上海评弹团崭新推出的评弹剧《医圣》,什么是评弹剧?还是笫一次听说。新的演出形式,新的演出内容,首度公演必然引起高度关注,更引来了大家的观赏期待。


        评弹剧《医圣》是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朱恒夫在今年疫情期间被白衣天使英雄抗疫的精神所感染,有感握笔写下的新作,全剧以评弹的形式分四回连叙:1.神坛安民、2.药房劝叔、3杏林授徒、4.寿堂杀令。讲述的是东汉中平二年春,长沙郡爆发瘟疫,医者张仲景临危受命,出任太守组织军民共同抗疫,并与迷信思想、官场腐败展开了艰难斗争最终取得胜利,赞颂了医者大爱,心系苍生一代医圣张仲景。
演出在主题序曲演唱中,以背景人物造影开场。冷色的灯光、道具带给观众“汉风归来”的舞美;主题序曲舞台全景都是看戏的感觉,但是以苏白开口的说书人渐入舞台似乎又拉回了评弹的口味中,说书人贯通全剧并主持了剧情的展开。

 


        评弹剧《医圣》中演员身穿戏服,忽儿成了剧中的人物;但演员头上没有帽冠,台上依然有桌椅、琵琶三弦端放,或说或唱(剧情需要即刻弹唱);忽儿又成了代言体的说书人,跳进跳出同样十分灵活,让老听众依然感觉到弹词的说表弹唱特有的亲切。这种处理尝试,跟之前一人一角的“书戏”有一定的区别,应该说把握得很恰当。

 


       剧中有说、有弹、有唱、还有演,说白依旧是纯正的苏白,唱腔是演员根据自身特长,随着剧情情绪需要自弹自唱各自倾情发挥。醇厚的蒋调、柔和的沈调、流畅的严调、苍劲的张调、婉约的丽调和激情的王月香调,淋漓尽致地满足了全场对弹词流派唱腔的欣赏需求,中间还安排了山歌调、道情调、无锡景等传统曲牌的组唱来调动情绪起伏过场。全剧借助灯光、舞美,加之演员全方位的形体表演,加强了评弹中演的成份,增强了视觉冲击力。这种效果给新接触评弹的观众是有一定的辅助和引导作用,也适合现时代文化背景下的新评弹观众群体,融纳考虑了这亇群体的审美意识。


        以前评弹有书戏,书戏就是评弹演员穿了戏服演戏,一人分饰一角,说与唱就不存在一桌两椅了。评弹的特征是“跳进跳出”的表演手法,即代言体与脚色的转换,这正是评弹的本体。而这次评弹剧《医圣》还是把握了这亇本体原则,以传统的跳进跳出评弹表演手法为本体,辅之以戏剧化的舞台表现手段,戏剧性表演并融会贯通评弹表演,融汇了剧的成份兼有视觉的美学。很明显你能觉察到演员是代入剧中人物而并非进入具体角色,“评弹”兼容“戏剧”,可以这么理解吧。
        海派文化海纳百川,博采广吸,求新求变,有它地域环境、文化受众的特殊性,因此也培育了海派文化的广泛受众群体。有心细观现场观众,老、中、青观众平分秋色,其中既有熟悉评弹艺术的老朋友,也有或许刚刚接蚀评弹艺术的新朋友年轻人,可喜的是现场观众都津津有味地欣赏了全场的演出,未见提前退场者,观众掌声和热情见证了观摩者有对新事物的认同感。公演之后也会产生浪花,既有喜欢,也有担心,更有疑惑,这还是评弹吗?不管怎样都是出于对评弹的爱护与关心。
        今年是抗疫新冠的非常之年,特殊的时期主办方能及时配合时势推出宣扬正能量的评弹剧《医圣》与众见面,是一种时代的及时需要。也体现了医学医药界、演艺界的大爱情怀,竭力弘扬正能量。艺术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传承与创新是一对矛盾,如何守正创新,与时俱进是艺术界值得研究的根本。评弹的发展需要走一步看一步,脚踏实地有干劲,也不必膽前顾后,只要信守着“出人出书走正路”这个方向,定能看到评弹的将来满园春色繁花似锦。


                                                                                                                                                殷德泉于2020—8—22